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转自:承德农村远程教育网|http://www.cdngkj.cn/ 作者:农教部|cdngxdl@126.com 更新时间:2020-06-04 点击数:26

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兴隆县优秀教师杨春鹏事迹


    杨春鹏老师毕业于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从1993年毕业至今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农业生产一线,足迹遍布承德市兴隆县乡村的每一处栗园、苹果园、山楂园、棚室,他把青春播撒在兴隆绿色的田野上,也因此收获了老百姓的信任和爱戴。杨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六项,获得国家专利三项,出版著作两部,发表省级以上科技论文百余篇。2012年被评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14年获得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心系兴隆农业、奉献兴隆农民
    杨老师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心系农业,情系农民,奉献农村。把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推广、普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工作,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深入基层农业生产第一线,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穿梭于田间地头,充分调研,结合农村实际,认真规划,有的放矢,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团结协作,与百姓打成一片。
    山楂是该县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他立足本地山楂产业,在做好现有品种基础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他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常受邀亲临现场把脉指导。记得  年 月的一天,雾灵山镇梨树沟村发生了山楂树整村黄叶现象,百姓心急如焚,找到村委会,急需专家亲临指导,村书记找到了曾在该村有过驻村扶贫经历的他,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第一时间赶到村部,已有30几名果农在此等候 ,从他们的眼神不难看出对知识的渴望。他没有进屋就随百姓直奔现场,他仔细观察、详细询问,最终找出了症结,确诊为山楂锈病,并制定出了治疗方案,果农们按照杨老师的指导进行治疗,半个月后山楂树全部恢复,村支书代表山楂户给杨老师打电话道谢。杨老师在指导全县山楂生产的同时,还将全县12.09万亩山楂成功认证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山楂标准化生产基地,为该县农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农民授课、传递新技术、新知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杨老师坚持深入农村生产一线,面对农民文化素质较差、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服务广大农民。在指导农民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他从自身业务知识学习入手,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技术,积累经验,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农民采取知识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赢得了农民的广泛好评,每当杨老师讲课的时候,课堂总是爆满,有的人自备板凳,坐在过道里,没有地方坐的也都站在四周,只为从杨老师身上汲取知识。
他为了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针对当下农业生产经营理念急需转变的现实,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认知能力,并普及相应配套农业生产技术、技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职业化水平。“我的采摘园是受杨老师的启发才建成这模样的,他的先进理念一直在为我指引前进方向”新型职业农民优秀学员刘学文如是说道。
    他重点推广了板栗和山楂省力化栽培技术,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并把这种技术传授给农民,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他向农民授课采用点菜式方式,百姓需要什么,他就针对性地安排讲课内容。在给该县八卦岭村讲课时,由于该村是铁矿采区,相对较富裕,对板栗树放任生长,当时铁矿不景气,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孩童和妇女在家经管果树,面对这一事实,他先从转变经营理念着手,大力推广板栗抓大放小修剪技术。学员张海东采取这一技术管理板栗2年后,板栗树产量高出往年近三成,投入的工时也少了近一半,总效益比以前提高了八千多元。在该县主要的板栗和山楂产区,无人不知杨老师其名,无人不称赞他水平高、业务精,所讲内容通俗易懂而又实用性强。
    他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农业科技网站担任技术专家,每天在农民专业技术群为广大农民解答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每年累计授课200课时以上,培训农民万余人次。尤其是在此次疫情期间,虽然不能组织实地培训课,但为了不误农时,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他在微信群上为农民授课40余次,听课农民近千人次,为该县农民增产增收丝毫不肯放松。
助力脱贫攻坚、 实现产业脱贫
    2014年以来,杨老师连续5年驻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向农民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民转变农业经营理念,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指导推行民宿建设,最终实现产业脱贫、乡村振兴。他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开发,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素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现代农业产业开发相关实用技术培训,推广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在驻村扶贫中,他对村里贫困户如指掌,对每一户每个人都心中有数,根据致贫原因,规划遴选脱贫项目。在驻蘑菇峪镇蘑菇峪村期间,该村年轻小伙陈陆是因患心脏病致贫,考虑到他本人也有脱贫意向,就与村里一道谋划了依靠产业脱贫计划。由于他对种地、管理果树没有基础,当时一头雾水,觉得不会成功,没有信心。为此,杨春鹏就抓住他对手机和电脑比较精通的特点,和他谈心、讲市场、讲政策、讲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教他运用电商平台,把当地农产品通过线上模式销售出去,这一观点让没有信心的他非常兴趣,从此,小陈时常找他交谈,谈想法、说前景、畅享未来。不到半年时间,他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名人,为当地农产品实现网络销售带了个好头。当人们问起他的脱贫经时,总会脱口说出,“我能够脱贫是驻村干部给我选择的路子,还真适合当下形势,没想到我也能把线上销售做起来,也许不久我也能当上网销小老板”!由于驻村扶贫工作突出,他先后获得兴隆县优秀驻村队员荣誉称号、政府嘉奖,并于2019年被河北省扶贫办、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农业产业指导员先进个人”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祝愿辛勤的耕耘者——杨春鹏老师,在兴隆这片绿色的田野上,播种更多的希望,传播更多的技术,带领百姓走上更加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