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体系动态

滦平县农广校圆满完成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

转自:滦平县农广校|http://www.cdngkj.cn/ 作者:李凤云|cdngxdl@126.com 更新时间:2020-10-21 点击数:9

       截止九月底,历时10天,滦平县农广校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农民培训举办了6个教学班,培训300人,学员覆盖安纯沟门满族乡、付营子镇、两间房乡、涝洼乡等4个乡镇,培训3期,每期同时开班2个,每班50人。
       培训采取“理论+实操+实训+考核”相结合的创新培训模式进行。理论培训模块中,农业农村局科教科为参训学员上了第一课。河北省旅游学院教授吴晓刚为学员讲授了滦平本地果树种植情况、果园前期建园、果园管理(休眠期、花期、采收期等)、果品储藏等技术。河北省旅游学院副教授张新燕为学员讲授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北方常见果树种类介绍、当地果树常见病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如何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发生等内容。
       实践拓展模块中,安排了现场教学、绿色课堂、红色课堂三个环节。
       现场教学环节:带领学员赴北京市怀柔区农广校实训基地,由响水湖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响水湖田间学校校长、国家级农业经理人创业讲师、北京市农广校特聘讲师、怀柔区委党校特聘教师孙秀敏全面主持,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课《党建引领谋发展、产业转型促振兴》,向学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产业转型的契机、路径、模式等;又安排学员实地参观了长城梅园、观看了世园会获得金奖梅花“玉骨清嘉”;现场学习了梅花种植、育苗、嫁接栽培技术以及响水脆梨的种植和养护技术。让学员深刻感受到了农旅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
       绿色课堂环节:第一项内容由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李思鹏全面主持,主要是参观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农产品精加工技术;第二项内容是走进六渡河美丽乡村,参观精品民宿集群,了解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老书记王富坤现身说法:六渡河村拥有4000亩板栗树,平均年产板栗50万斤,人均近1000斤,2007年被誉为怀柔区"京郊板栗第一村"。结合"京郊板栗第一村"建设,以板栗产业为基础,以板栗文化为切入点,在吃、游、娱、购、住上下足功夫,推出了古色古香的"糖炒栗子"。2008年推出板栗宴,塑造了自己的品牌,从而成为京郊人们游玩的美丽乡村。学员们通过实训、实操,切实做到了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见成效”。
       红色课堂环节中,在响水湖田间学校培训基地开展了“新农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穿一次红军装”“宣读致富誓词 ”“参观一次长城红馆”“走一段‘挑粮小道’”“听一堂‘平北抗日第一枪’”的红色故事”  “唱一首红色歌曲 ”“亮一次剑,会一次师 ”通过系列主题活动,激发参训学员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顽强的意志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在考试考核模块中,安排了学员笔试环节。通过考试,让学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果树种植技术理论。培训结束后,农广校工作人员及时将考试成绩录入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成绩合格的参训人员将获得“高素质农民培训证书”。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对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起到了助推作用,教育引领高素质农民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来发展农村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繁荣进步、农民富裕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