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走进校园> 办学动态

凝聚合力 创新发展 --承德市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转自:承德农村远程教育网|http://www.cdngkj.cn/ 作者:朴玉春、张铁铮、张建文、黄玉文|cdngxdl@126.com 更新时间:2021-03-19 点击数:62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承德市农广校经过周密筹划、精心准备,于3月18日在我市滦平县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滦平县绿康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隆重举办了承德市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河北省农广校马云副校长,承德市科技局王亚洲副局长以及省农广校培训科、承德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蔬菜站、承德市科技局政策法规与监督科等主管部门科室负责同志、北京昌平区、怀柔区、天津津南区农广校校长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市农广校全体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及来自北京、天津及承德各县(市)的专业合作社、田间学校、家庭农场等60家联盟单位的法人或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由承德市科技局副局长王亚洲主持。
       大会按程序召开了预备会议,对联盟筹备情况、联盟章程(草案)、理事会名单、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大会议程。在正式成立大会上,全票通过了联盟章程、理事会名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人选。

联盟成立预备会议

联盟成立大会

联盟成员审议章程

会议举手通过联盟章程、理事会名单、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人选


       承德市农广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文合全票当选为承德市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并发表了就职讲话。王校长指出成立承德市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素质农民培育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搭建起的全市性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行业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他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四个方面取得成效。一是要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紧密结合。将成员单位吸纳为高素质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为本市及外省市高素质农民提供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实践实习等方面服务,通过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平台为联盟单位宣传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增强基地影响力。二是发挥好联盟桥梁纽带作用。联盟要成为成员单位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创造有利于联盟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和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联盟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引导广大成员单位加强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承德山水”品牌,逐步实现品牌活农、品牌兴农。三是依托联盟构建专业化高素质师资团队。结合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把喜欢、愿意从事农民教育的理事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为农民传经送宝。四是发挥好建言献策作用。充分发挥联盟人才、智力和组织等方面优势,围绕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调研,提出政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承德市农广校王文合校长发表就职讲话

       省农广校马云副校长对承德市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联盟的成立,对本地区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马校长要求承德市农广校要充分发挥联盟在农业技术推广、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联盟的创新性工作提升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效果,打造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切实服务本地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

河北省农广校马云副校长讲话

       为巩固此次会议成果,我校衔接召开了京津承高素质农民培育座谈会议。北京昌平区、怀柔区、天津津南区、丰宁县农广校、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天津市月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河北绿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事业单位、企业、合作社领导和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从不同方面、角度介绍了各自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分享了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成长历程,与会者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吴洋校长在座谈会上发言

北京市怀柔区农广校刘晓飞校长在座谈会上发

天津市津南区农广校张立岐校长在座谈会上发言

丰宁县农广校校长孙乃利在座谈会上发言

企业代表发言

       本届联盟的理事成员单位共计60家,事业单位9家、农业企业26家、农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5家。其中养殖产业9家、林果产业12家,蔬菜产业8家,食用菌产业7家,中药材产业2家,水稻种植业2家、薯类种植业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生物肥料企业1家、电解水企业1家。涵盖了全市养殖、蔬菜、林果、食用菌、中药材等主要农业产业。
       截至目前,承德市及各县(市)已成立了各类联盟、协会4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农广校系统将充分发挥联盟、协会职责,持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实现联盟成员抱团发展,互利共赢,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才、学科、科研、产业四位一体的体制机制,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