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应邀参加第一届 全国果树生产品质提升技术与经验交流大会
作者:田春英 张建文 更新时间:2021-11-05 点击数:20
9月27日-30日,由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园艺产业促进分会联合主办,组织的“第一届全国果树生产品质提升技术与经验交流”大会在山东泰安举办,应大会邀请我校科技人员张建文和田春英2人参加此次学习交流。
会议主要是围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农村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探讨我国果树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交流果树生产品质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果树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
会上认真聆听了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国家现代葡萄、苹果、梨、桃等各个产业技术体系的7位知名果树专家关于《水果产业“十四五”工作思考》《提升葡萄品质的途径与关键技术》《果树产业集群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苹果提质增效土肥科学管理技术》《梨果品质形成机制研究与提升技术》《草莓提质增效绿色生产技术》《现代桃育种与栽培技术》的主题报告,以及来自全国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果树技术企业的24位专家代表的技术交流报告。各位专家以苹果、梨、蓝莓、葡萄、枣、杏、柑橘、柚子等多个树种为主,围绕新品种简介、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土壤修复、果树抗逆栽培、果实品质提升等新技术应用,从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果树生产品质提升前沿技术问题。
与会期间,代表们利用休息时间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校参会代表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所武晓红副研究员,就杏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开发、利用好承德山杏资源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基地参观考察期间,我校参会代表重点考察参观了苹果免套袋栽培示范基地,与基地负责人就苹果免套袋栽培的前景、现存问题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经验交流。
两天的学习和技术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专家们的报告主题明确、内容前沿、见解独到、精彩纷呈,让与会代表视野开阔、深受启迪,也让我们对国家果树产业“十四五”发展趋势和要求,对果树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作为参会代表,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根据会议期间的所见、所闻,将会上学习到的前沿理论知识、新模式、新技术等进行梳理总结,为我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可借鉴、可启发的科研思路和实践经验。今后在生产中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利用好本地的自然种质资源优势,注重做好杏、枣等新品种的选育;二是围绕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加强与果树领域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聚焦创新与转化,推进以品质为核心的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进而促进果树产业特色化、多样化和绿色生态发展;三是结合当地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加大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轻简化、机械化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实现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果树产业;四是充分认识果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做好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果树领域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围绕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等关键生产技术,在一产、二产、三产之间深度融合发展基础上,推动本地区果树事业向新的更高发展水平、更高发展阶段迈进,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农学院原校长、山西大同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有年教授作大会报告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姜远茂教授作大会报告
与会代表在葡萄设施栽培基地参观学习
在苹果免套袋栽培示范基地,专家向参会代表分享免套袋栽培技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