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科技开发> 科技服务

深化京津承农广校合作

作者:张建文、张铁铮 更新时间:2021-11-08 点击数:20

培育高素质农民  促进产业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

京津承山水相邻,地缘相近,产业协同发展前景广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依据京津承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新需求,通过政府推动、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开展农民培育、交流与合作,推进京津承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产业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

一、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合作 

2018年,经北京市农广校、天津市农广校、河北省农广校协商,就协同开展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农广校协调发展框架协议》,就师资、教学基地、线上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以此为背景,承德市农广校体系与北京市怀柔区、昌平区、密云区、天津市津南区、东丽区农广校开展了实质性对接,先后在北京、天津和承德进行了交流研讨会,并签订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三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交流合作新平台,实现了“师资共享”“基地共享”“人才共享”的“共享+”合作模式。

二、联合组织师资培训、互通办学理念,实现师资共享

承德市农广校充分利用京津两地优质教师资源,连续两年与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联合举办师资培训班,参训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91人,选派4名基层校长参加了天津市农广校举办的校长提升培训班,选派5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北京市农广校举办的师资培训班。与此同时,多次邀请北京、天津两地高端师资赴承德为本地高素质农民和农广校教师授课,传经送宝,并将两地高端师资纳入承德市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昌平农广校同时将承德地区18位教师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培育高素质农民特聘专家”。通过采取 “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高质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联合组织参观学习、互通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基地共享

多年来市农广校及辖区内5个县(市)分校先后组织1300余名高素质农民赴北京昌平、怀柔、天津蓟州区等地现代农业园区、田间学校、农业企业、合作社开展参观学习,内容涵盖蔬菜、林果、休闲农业、养殖、红色教育等各个方面,同时北京昌平区和怀柔区农广校多次组织学员到我市丰宁、隆化、围场、滦平等地实训基地考察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新模式、新特色、新亮点,达到了拓展视野,开阔思路的目的,为本地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四、联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互通农业发展理念,实现人才共享

一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2021年3月18日,以承德市农广校为牵头单位的承德市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北京、天津及承德各县(市)的农广校、企业、专业合作社、田间学校、家庭农场等联盟单位成员、专家委员会成员8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同时参与了京津承高素质农民培育座谈会议。依托联盟这个平台,充分发挥联盟在京津承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联盟的创新性工作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效果,打造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

二是联合培养人才。多年来丰宁县农广校与北京怀柔区合作联合举办两地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培训班,累计为丰宁县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多人。今年,两地联合组织了91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在北京市农广校响水湖田间学校培训,效果显著。同时,天津津南区农广校与隆化县农广校合作培育高素质农民,为隆化县培育农民致富带头人150人。滦平县农广校组织200人在北京市农广校怀柔分校在长城中华梅园举行了两期“种养殖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京津冀一体化培训班。京津两地农广校多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脱贫带头人等100多名来隆化县、承德县开展对接,共同研究在农业产业对接、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上的合作意向,相互学习交流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通过合作培养,将京津两地农业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思路引入承德,为我市乃至京津农业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乡村经济振兴贡献力量。

五、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京津承三地农广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营销运行模式助推“三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解除两地农产品销路的困扰,加强学员间的融合,从而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的目标。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响水湖田间学校在承办丰宁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时,了解到当地农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在怀柔挂职干部团队和丰宁县农广校的陪同下,一家一家基地调研,了解产品“卖难”问题,回到怀柔当月成立公司、租门店、创办丰宁县级专属双创中心,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在销售渠道上多点开花,通过“党建+消费扶贫”、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展示销售丰宁的扶贫农产品,8个月的时间,销售农产品达到5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给贫困户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借助京哈高铁全线开通契机,通过京津承跨区域的“共享+”合作模式,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渠道,为实现京津三地农广校深度融合,协同高效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