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校科技特派员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田春英 更新时间:2021-11-16 点击数:62

2016年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为了做好“三区”人才选派和服务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抽调学校办公室和科技开发部两个业务科室的四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受援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人员简介如下:

张洲平,男,54岁学校办公室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李振举,男,52岁,学校科技开发部主任(承担河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张承坝下设施精特蔬菜试验站站长一职),农业推广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产学研项目研发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田春英,女,35岁,果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农艺师,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农民培训和产学研项目研发及农技推广工作;

张铁铮,男,34岁,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农艺师,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农民培训和产学研项目研发及农技推广工作。

以上人员作为主研人参与完成的科技支撑项目10余个、曾获河北省山区创业奖、农业部丰收奖、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各1次,获承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10项。均具有丰富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经验。

取得的主要成果:平泉县小寺沟镇趟道新村2015年被确定为我校的帮扶村,同时也是2015和2016年我校科技特派员的受援单位,2016年签约的科技特派员是张洲平,驻村工作组成员是李振举和田春英,结合产业扶贫和科技服务的开展,我校先后指导该村建立“三优”苹果示范基地100亩,建立设施蔬菜园区120亩,引进鲜食月光枣接穗4000个,指导酸枣改接大枣20亩。2016年结合扶贫工作的开展,指导农民建立日光温室24栋,采用合作社+致富能手+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当年种植的黄瓜产量达到3万斤每亩,实现亩效益2万元。先后组织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2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人,开展科技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农民200余人。为该村免费提供果树苗木6000株,价值9万元,同时结合扶贫项目的开展,为该村协调配备果园和设施蔬菜园区的水利设施两处,引进资金80余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帮扶和指导,该村目前产业发展稳定,贫困人口数明显下降。

在做好平泉县小寺沟镇趟道新村的科技扶持工作的同时,我校派出人员严格按照科技特派员实施方案做好所有签约单位的科技服务工作,2016——2017年度为滦平县兴春和蔬菜园区、尚亚蔬菜园区、承德县绿环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及隆化县佳育泽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引进设施黄瓜、茄子、番茄、辣椒新品种12个;推广设施蔬菜新技术8项,包括黄瓜轻简化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量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等,通过集成技术的应用,可减少生产成本30%,提高经济效益22%。同时根据需要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科技培训等20场次,主要内容涉及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共计培训业务骨干400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65人次。配合田间指导等共计辐射农民3000人以上,发放相应技术资料3000余份。

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农广校和受援地不仅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学校及下乡服务人员也受到受援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