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学生管理> 德育教育

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作者:学保科 更新时间:2021-12-21 点击数:15

    学校紧紧围绕“自强不息、仁德育英”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抓紧做好教材使用、教案编写、教师培训、研究阐释等工作。强化学校思政课实效是关键,要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手段,讲透彻、讲生动,用身边鲜活事例展现真理力量。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学管领导要带头走进办公室、教室,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学校思政工作落实。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融入师德建设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当先行。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重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积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时间及校会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利用电子屏滚动播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班级宣传栏开辟专栏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校各学科的教学中,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融入基础道德教育,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倡导每位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品德方面的内容,通过直接或渗透的方式向学生输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我校还倡导教师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爱国、责任、诚信、创新、孝敬、合作等优秀品质。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活动,使学生生活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培育氛围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应该提倡、哪些应该反对,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情感,并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