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百姓奔富路
---记平泉市南五十家子镇西水泉村书记李玉青
作者:朴玉春 更新时间:2022-11-24 点击数:20
因为担任高素质农民退役军人村两委培训班班主任工作,我有幸结识了该班学员,退役军人平泉市南五十家子镇西水泉村书记李玉青,了解到李书记带领百姓奔富路的事迹,被深深的感动着。
李玉青书记2018年9月上任,至今连任两届,两年来,李书记不负众望,倍加努力,西水泉村在他的带领下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老百姓逐渐走向富裕路。
李玉青出生在西水泉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文化,没有手艺,更没有能靠得上的有钱有势的亲戚。闭塞、落后、破败、贫穷的农村生活,是留给李玉青青少年时代的全部印象。19岁那年李玉青初中毕业,毅然相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当时,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当兵也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出路。走出山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或许还可以学习技术,增长才干,为以后的人生铺路搭桥。一年后,由于李玉青在军事训练和技术比武中表现出色,加上农村孩子勤奋质朴,待人和善,被提升为班长。这虽然是军营中最小的官衔,但对李玉青却是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于是李玉青更加勤奋刻苦,多次荣获“优秀班长”“投弹标兵”“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军队大熔炉的淬炼和陶冶,让李玉青懂得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每个人都有先天的劣性和不足,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挑战自己,才会让自己更强大、更优秀,更有出路。那时,李玉青常把“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挂在嘴边,可心里也知道成为将军谈何容易,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做精,只有这样,才会及高入深,渐臻佳境。
四年后,李玉青的“将军梦”随着退伍返乡烟消云散了。23岁的李玉青去北京平泰建筑公司给叔叔李靖宇打工。在叔叔的扶持和影响下,李玉青凭吃苦耐劳和实践锻炼,逐渐熟悉并掌握了公司的全部业务,在项目谈判、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催要工程款等方面显露出自己的优势,赢得叔叔的信任和公司上下的好评,最终成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现在,李玉青是华创集团部门副总经理兼任中企华普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一个企业家,李玉青的信条是:做有良知的企业人,做高品质的好建筑。李玉青觉得,这段经历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李玉青从中学会了规划和设计,更深深地懂得了感恩和回报。
2018年,年过七旬的村支书兼主任李富感到力不从心,他在脑子里把全村党员干部梳理个遍,最终把接替自己的目光投射到李玉青身上,而李玉青在公司身负重任,妻子在市里教学,孩子已大学毕业并已有了稳定的工作,觉得没有必要再揽一摊费力不讨好的事。可是架不住老书记多次登门劝说,更难拒绝镇领导的热诚邀请,于是就答应下来。同年9月,经过镇党委推荐、村民投票,李玉青全额通过,成为西水泉村又一任村支书兼主任。
李玉青在就职演讲时曾动情地对村民说:“我是喝着西水泉的水、吃着西水泉的粮长大的,不会忘记西水泉对李玉青的养育之情。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造‘美丽西水泉,幸福桃花源’,让它在若干年之后成为平泉第一村,成为百姓宜居、城里人向往的好地方。这个村书记,我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得和别人不一样”。这是李玉青的梦想,也是李玉青后半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村民们有的鼓掌叫好,有的点头称是,也有的将信将疑,小声议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用满怀期待和渴望的眼神看着李玉青,看李玉青上台后如何兑现自己诺言了。
李玉青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采用企业垫付资金的形式在西水泉村实现了街巷硬化“户户通”。过去,大街小巷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非常普遍,看起来脏乱差,走起来凹凸泥泞;路面取直硬化后,看起来视野更开阔,幽静整洁,令人神清气爽。这个项目历时三个月、耗资80多万元、宽3.5米、总长3.5公里的惠民工程,让村民们再也不乱放乱扔垃圾了,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改观。与此同时,为方便二组村民出行,李玉青又争取天津西青对接帮扶项目,将村里年久失修的小铁桥拆除,投资40多万元建起一座混凝土“连心桥”,全村百姓喜出望外,拍手叫好,李玉青切实感受到了为老百姓做事、赢得百姓尊重的喜悦和幸福。
有想法,才会有办法;有创新,才会有进步。李玉青虽是本村人,但常年在外,对村里的情况并不熟悉。于是,李玉青就利用零散时间和节假日,对全村17个组554户走访一遍,对每家每户的成员组成、经济状况、家庭需要、特别是人才人脉进行全面调查,为开展扶贫扶志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李玉青办事讲究雷厉风行,当着众多人把事情处理好。如;七组因占地补6300元钱,换了3任组长至今无法落实到户,于是李玉青与两委班子一起处理此事,把11户叫到一起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不到半小时就处理好了,双方都很满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做到了公正、公开、透明,就能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认可。
调查发现,村里的很多贫困户存有“庸散懒”和“等靠要”思想,满足于“两不愁三保障”和不定时的困难补助。如何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这一想法,让李玉青颇伤脑筋。一次外出考察,当地人激励贫困户的做法让李玉青脑洞大开,为什么不从他们的内心需求着手呢?
李玉青想,人,即便是处在生活边缘地带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渴望被人承认和欣赏的心理需求。而这,正是对症下药的契合点。于是,李玉青就利用自己上任时业内朋友赠送的7.3万元礼金,通过网上购物购买了一批农家日常生活用品,在西水泉村率先创立了“爱心联盟超市”。揭牌仪式当天,镇内外社会爱心企业、团体和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两项合在一起,成为“爱心联盟超市”的第一批启动物资。
紧接着,在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陆续出台了《爱心联盟超市管理制度》《管理员职责》《监督台负责人和管理员》《积分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随后向社会公开运营模式和管理办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工作,让“爱心联盟超市”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平台,为扶贫扶志提供爱心支持。列如贫困户耿忠山找到了李玉青说:我想用“爱心联盟超市”的帮助养羊能不能支持。根据“爱心联盟超市”扶助贫困户管理办法无需任何抵押和利息获取现金4500元买了3只羊如今已变成34只,今年卖了15只获利19500元还清了4500元,一家人叫好,流出了高兴的眼泪。
“涓涓细流,汇聚大海;爱心无价,造福百姓。”凡社会捐助一律上墙公示,现社会爱心人事,社会团体及本村村民捐赠10.12万元。村民做好人好事123件,如崔山捡到邻村的手机交到村里领取“爱心联盟超市”积分领取奖品。大到捐资助学、见义勇为,小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只要是散发光热、温暖人心,当事人都可以获得“爱心联盟超市”的一份奖励。如今“爱心联盟超市”向全村发放奖品2010份。如:庆三八妇女节活动全村妇女都参加每人发放水杯一个,现场评出好婆婆、好儿媳各10名并颁发了奖品。五一劳动节组织全村党员、志愿者和乡亲们义务劳动清理垃圾12车参加人员151人。六一儿童节组织小手牵大手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笔、本各100还有小半袖100件印着小手牵大手、环境小卫士。让小孩带动老人保护环境的意识。七一庆祝建党100周年歌舞晚会并组织活动给贫困党员送去慰问金2000元。八一组织退役军人活动并送去半袖76件,给抗美援朝老战士送去慰问金并看望走访了一些贫困退役军人。大大提高村民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达到扬风气、传承正能量,为振兴乡村打造一个亮点。最突出的是每年的防火季节全村男女老幼都到村里领取“爱心联盟超市义务防火员”袖标325人,村民出门、下地做农活、“六清”工作都带袖标互相监督,八月份表彰一批防火先进个人受到省、市、平泉电视台的多次报道。李玉青常在领导班子会上讲:“扶贫要先扶志,要让贫困户的心动起来,脑动起来,手动起来,让他们有一份热发一分光,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村里不可或缺的人,也有存在的价值,不能漠视他们的能量和尊严,更不能将他们边缘化。”
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表扬和奖励的作用,往往超过批评和惩罚。“爱心联盟超市”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过去村里安排村民出义工、做公益非常困难,现在有了积分奖励,村民争着抢着清扫街道、捡拾清理垃圾34吨、“爱心联盟超市”护林防火志愿服324人、互帮互助、参加义务劳动等;过去村民以获得“爱心联盟超市”奖励为荣,现在他们已不在意那点物质奖励,而是站在集体的高度以贡献大小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有了明显的提升。李玉青觉得,这就是西水泉村进一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最感人的一幕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口设立了临时疫情检查站。先是党员干部执勤值岗,有的村民觉得党员干部在风里雪里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安全很辛苦,便主动送来了方便面和饮料;后来,人们纷纷来检查站送吃的用的,包括口罩和消毒液等,物品越积越多;于是就有人建议捐款,消息传出,大家踊跃捐资捐款,其中有20多户贫困户和五保户也不甘落后。不长时间捐款就超过了4万元,捐助物资价值数千元。
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聆听高端师资授课以及参观美丽乡村诗上庄、滦平县药花小镇、承德第一村周台子,李玉青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目标更远了。李玉青的愿望是,几年后,要把西水泉村小小的“爱心联盟超市”发展成为亲子异地体验、成功人士投资、农村产业振兴、村民福利养老的大舞台,用他后半生的精力全力打造环境美、庭院美、生活美、产业美、风气美的‘美丽西水泉,幸福桃花源’。自南往北统一规划,依次是上千亩塑料暖棚产业园、花木扶疏滨河公园、高低错落二三层楼新民居、漫山遍野花果山,让西水泉村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全村人安居乐业的好地方,成为城里人向往的美丽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