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体系动态

中国移动果树 缔造果业传奇

作者:朴玉春 陈树民 更新时间:2023-06-05 点击数:88

平泉市高素质农民戚丽平、付景立、杨国山等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中国移动果树,依靠科技发展果树产业。这种“主干”结果模式的矮化高效密植寒地小苹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李荣连、刘延杰研究员及技术团队的指导下,三年来科技创新赋能林果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榆树林子镇果业新型经营主体李子泉、平泉镇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宋立民、卧龙镇果业新型经营主体付景立、王土房乡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张海文四名“头雁”。这些果树园区应用新技术实现春天满树花,秋天满树果(见文图)。这一项新技术目前带动平泉市域栽植60多万株,今年预测产果26万斤左右。科技创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中国移动果树矮化高效密植寒地小苹果“主干” 结果模式,行距2.5米、株高2.5米、株距0.33米,亩定植880株。实现了一年苗、二年枝、三年果。从定植、除草、施肥、打药等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拉枝简约化,真正做到短周期、高效益、省力化、低成本的现代果树管理路径,由于单株光照充足、果品着色均匀、适口性好,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该品种鸡心果从成熟期看在中秋、国庆两节前成熟,现在虽然没到成熟期,北京、天津、承德各大景区前来洽谈营销事宜。一是整株销售(树果同销),二是采果(销果留树),中国移动果树改写了都市没有果园的历史,在景区、广场、小区即可享受采摘乐趣,方便了市民,在家门口如同走进美丽乡村硕果累累的果园。

六月初,北京延庆区、内蒙通辽地区、河北张家口地区果业人士纷纷到平泉市参观学习几位“头雁”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园区,他们聚在一起,看着满枝挂满小果的园区,发自内心的感慨,中国移动果树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益、省力化栽培,必将缔造果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