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归来,启思践行 ——承德市农广校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圆满结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4-12-06 点击数:48

“我想种点葡萄新品种,哪些品种表现的好啊?”“我想申请农产品商标,该怎么走手续?”“马上大棚草莓就下来了,用什么营销手段呀?”“我们一直想学直播带货,咱们农广校啥时候再培训啊?”……在8月14日以来,承德市农广校组织开展6期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培训期间学员踊跃提问,授课教师耐心解答,培训效果明显。

培训班主要面向青年农民、家庭农场主、村两委班子成员、退役军人、林果产业大户等,共培育学员296人,培训前进行摸底调研,科学设置调查问卷,及时调整授课计划,运用“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经验交流+线上学习”方式,采取“边走、边讲、边学、边看、边提升”的培训模式。一是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围绕政治理论、专业技能、高素质培育等方面,分专业安排培训内容,主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民手机应用、农产品电商销售、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果树整形修剪及嫁接技术、寒地苹果生产规模及栽培技术等内容的相关课程。制作特色《全民体育拉伸操》微课视频,学员在课间进行拉伸运动,并在全市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中推广使用。二是精心选定现场教学基地。分别在河北农林科学院昌黎果研所、昌黎县嘉诚实业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田间学校碣石数谷、昌黎着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保定市纵深传媒公司、宽城板城红果情家庭农场、承德北戎牛业有限公司等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现场观摩、手把手指导示范等不同形式,让学员拓思路、学技术、换脑子,找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产业,推动“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三是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培训形式教学。“线上”运用“冀农云”APP、“云上智农”APP等互联互通的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四是采用行动导向法,在开班伊始布置学习任务,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分小组记录学习生活,在实践课程中设置短视频制作、直播、果树防寒技术等演练比拼,结业仪式上进行成果展示,小组自评、组间互评,评选出优秀小组及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接下来,承德市农广校将依据学员产业情况和岗位需求,开展持续跟踪服务,注重由“培训”向“培育”转变,选聘授课水平高、专业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组建跟踪服务团队,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元化跟踪服务。以培训学员为中心,以村级产业发展为依托,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技术指导,解答学员提出的技术难题,形成以点带面的服务格局,辐射带动指导周边农民。并依托利用微信、云上智农和农博士在线等资源发布最新技术或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促进城乡发展中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