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软薄壳蛋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吴昊 更新时间:2025-04-01 点击数:1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软薄壳蛋(又称“沙壳蛋”或“软蛋”)是常见的生产问题,不仅影响鸡蛋的商品价值,还可能反映鸡群健康或管理上的缺陷。下面本文将系统分析软薄壳蛋的形成原因,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改善方案,希望对养殖户提高蛋壳质量,降低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一、软薄壳蛋的形成原因
1.营养因素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94%),因此钙、磷、维生素D3等营养素的缺乏或失衡会直接影响蛋壳质量。
首先,产蛋鸡饲料中钙的需求为3.5%-4.0%,若饲料中钙长期达不到需求量,则会导致蛋壳变薄变软。其次,饲料中的磷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我们要注意饲料中的钙磷比,理想钙磷比为10-12:1,饲料中磷含量应在0.3%-0.4%。另外,维生素D3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3时,即使钙含量足够也可能会导致软薄壳蛋的出现,应根据自身饲养情况适当添加维生素D3。此外,饲料中出现钠、钾、氯比例失调,例如食盐过高的情况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干扰钙的代谢。
2.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是养殖的重中之重,饲养管理上的缺陷或不足也会引发蛋壳质量异常、产蛋率下降等情况。
首先,光照管理在蛋鸡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蛋鸡在产蛋期时每天需要14-16小时强度在10-20lux的光照,光照不足会影响蛋鸡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其次,在夏季高温时,如果鸡舍通风降温较差,使蛋鸡出现热应激的情况,会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钙摄入减少,从而出现软薄壳蛋。另外,饮水不足、频繁更换饲料、噪音、惊吓等情况都会影响蛋壳在蛋鸡体内的形成。
3.疾病因素
有一些常见的家禽传染病也会导致软薄壳蛋的出现。例如:
传染性支气管炎会破坏输卵管子宫部,也就是蛋壳形成的部位,导致畸形蛋、软壳蛋。新城疫、禽流感会影响蛋鸡整体代谢,从而降低蛋壳质量。输卵管炎通常会由于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感染导致蛋壳形成功能下降。
4.其他因素
在其他影响因素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两点:一是鸡龄老化问题,当蛋鸡超过60周龄后,其体内钙质吸收能力会自然下降,直接导致蛋壳厚度逐渐变薄。二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白壳蛋鸡的蛋壳强度通常较褐壳蛋鸡为低。这些因素虽然不如营养和管理因素易于调控,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必须纳入综合考量范围,通过品种选择和适时淘汰等措施来尽可能降低其负面影响。
二、改善软薄壳蛋的综合措施
1.优化饲粮营养
在蛋鸡日粮营养优化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应确保日粮中钙含量达到3.5%~4.0%,在炎热季节可适当提高至4.2%,建议添加粒径2-5mm的大颗粒石粉,用其在夜间缓慢释放钙的特性来提高蛋壳硬度。另外,也要注意调整饲粮中有效磷的水平,有效磷应严格控制在0.3%-0.4%的范围内,避免因磷含量过高而影响钙的吸收利用。在维生素补充方面,基础饲粮中维生素D3含量不应低于3000 IU/kg,高温季节建议增至4000 IU/kg,同时添加200~300 mg/kg的维生素C以有效缓解热应激。此外,还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将钠、钾含量分别控制在0.15%-0.20%和0.6%-0.8%的适宜水平,并确保氯含量不超过0.2%,以维持产蛋鸡体内正常的离子平衡和代谢功能。
营养调控措施的实施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和鸡群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样才能确保最佳的实施效果。
2.加强饲养管理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必须重点强化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措施:首先,要做好光照调控,保证对产蛋鸡进行每天16小时、强度10-20lux的光照制度,可在凌晨时段进行适当补光以有效刺激采食行为。其次,要加强环境温控,在夏季高温时节应采用湿帘与风机联合的降温系统,确保鸡舍环境温度始终控制在28℃以下,以维持蛋鸡的最佳生产性能。同时,还要重视应激管理,通过建立标准化的饲养操作流程,严格避免饲料突然更换及环境噪音等常见应激源,保持饲养环境的稳定性。最后,要确保饮水供应,保证饮水温度不超过25℃,水线供水流量达到70毫升/分钟/只以上,为鸡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3.疾病防控
在疾病防控方面,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疫苗接种程序,定期对鸡群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种。针对常见的输卵管炎症问题,可选用阿莫西林(按10-20 mg/kg体重给药)或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另外,可以在饲粮中适当添加复合益生菌,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来促进钙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提升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4.其他措施
在其他配套措施方面,可以在每天下午4-6点对产蛋鸡额外补饲牡蛎壳或石粉等钙源,这一时段补钙可有效提高鸡只夜间的血钙浓度,从而改善蛋壳质量。还可根据自身养殖情况执行淘汰制度,对于超过60周龄的生产性能下降的老龄鸡,以及持续产出软、薄壳蛋的个体及时予以淘汰,这样既能优化整体鸡群的生产性能,又能有效降低饲料浪费,提高养殖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排查建议
若养殖场产出软薄壳蛋比例持续较高,建议按以下步骤排查:
①检查饲料配方:核实钙、磷、维生素D3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②观察鸡群状态:是否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异常表现。
③检测水质:排查高盐度或重金属污染等可能会影响蛋壳质量的问题。
④解剖病鸡:选取典型病鸡进行剖检,观察输卵管是否水肿、有无炎症等病理变化。
通过以上方法排查后,能够找出导致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为后续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总结
软薄壳蛋的成因复杂,需从营养、管理、健康三方面综合调整。通过科学补钙、优化光照、减少应激、防控疾病,通常1-2周内可见明显改善。若问题持续,建议送检饲料或病鸡至专业实验室分析,确保精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