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转自:承德市农广校|http://www.cdngkj.cn/ 作者:隆化县新型职业农民于志华|cdngxdl@126.com 更新时间:2017-09-19 点击数:13
我叫于志华,现年48岁,隆化县韩家店乡唐家店村人,201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现任隆化县兴唐种养殖合作社董事长。
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儿时开始,看着乡亲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心里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读书,走出大山。1989年高中毕业后怀揣着梦想外出打工,凭着一股闯劲与豪情,开始了漂泊生活,辗转于许多城市之间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多年来的打拼并没有闯出太大的名堂。此时随着年龄的增大,我的理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想回家乡创业,几经思考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在农业上做文章,没想到因为这一执着还真干出了一番事业。2013年我参加了承德市农广校举办的阳光工程农业创业培训班,2014年我又参加了隆化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如今我已成新型职业农民的典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路人。现在建成了全省最大、最集中的千亩枸杞产业园区,已被纳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获得了“河北省农业产业化中药材发展示范园区”荣誉称号,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个人也被县、乡政府评为“先进个人”、“五好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
我是2008年底返回家乡、决定在家自主创业的。先是在承包的土地上尝试种植大白菜、辣椒等多种露天蔬菜,但由于设施条件差、经营理念比较传统,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益。试验种植山楂、苹果、葡萄、杏扁儿、大榛子等经济作物,都因为气候太恶劣失败了。面对失败我没有气馁,经过调查发现枸杞是个宝:可以入药,可以美容健身,而它的产量、效益和营养保健价值都很高,亩产值可达一两万元,作为药食两用果品,市场前景广阔,是寒冷山区发展生态经济林的理想树种。2009年1月6日,在乡亲们的支持和信任下,我被选为唐家店村村委会主任。于是我重新定位新的创业方向——种植枸杞,带领全村致富。通过考察我了解到,韩国大果粒枸杞果粒大、籽实多、味苦等特点,在韩国市场特别紧俏,而且特别适合承德西北部山区的恶劣气候、生态条件,种植技术简单、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一次投资可以十几年受益。”
2011年成立峰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我拿出多年的积蓄开始引进韩国枸杞苗木。后来,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班开班授课,我带领村青年骨干和种养殖大户报名学习,了解了国家政策、惠农政策、农业政策、农业发展方向、合作社知识、市场营销策略,也学到了很多枸杞种植技术。农广校的老师帮助我联系有经验的枸杞种植专家,现场指导、跟踪服务,2012、2013两年小面积试验都取得成功,实践证明:一般人工栽培枸杞,当年即可挂果,第二、三年后进入丰产期,一般管理条件下,每年每亩可产鲜果2000至3000公斤,合干果500至8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60元计算,仅果品一项,产值即可达到3至5万元。贫瘠土地粗放管理,每亩可产干果100至300公斤,产值0.6至1.8万元。枸杞枝芽孽生能力极强,其芽尖部分(长度为8至15cm)春夏秋三季均可采集加工成枸杞嫩芽苗菜,略经保鲜加工即可上市销售,按每亩采集50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格20元计算,每亩枸杞嫩芽可创产值1万元。枸杞果和叶芽加工成枸杞粉、枸杞汁、枸杞酱、枸杞叶(芽)茶、枸杞酱菜的产值利润更高。这更加坚定了我种植枸杞的信心和决心。
有人说枸杞很容易种植,便于管理,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我却认为必须要有高品质的东西才能占领市场。于是农广校的教师们又帮我选购实用的枸杞种植书籍,陪同我去宁夏、青海等有规模的枸杞园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聘请技术员到枸杞园进行现场指导。在反复的实践中,探索枸杞修剪技术,既让枸杞苗能够长到一定的高度,又实现枸杞果实品质的提高。如今我在当地也是一个“枸杞种植土专家”,经常向周围的农户无私的传授枸杞种植经验以及管理技术。周边乡镇、村看到了枸杞种植的惊人效益和广阔前景,也产生了强烈兴趣,邻县丰宁、围场等地也有人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跃跃欲试开始引种。
2014年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技能型中草药专业培训班”在唐家店村开班,我让合作社的50名雇工都参加了系统的学习。学员们在枸杞园放眼望去,绵延4公里长的枸杞林带长势旺盛,红宝石般的枸杞果缀满枝头、娇艳欲滴,令人惊羡。2014年年收入达300万元,净利润90万元。
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年多的发展已卓见成效,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必须要有广大农户的参与才能形成规模,否则很难持续发展,“隆化县峰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流转土地、大户现金入股的方式逐步扩大规模,发展大户社员13个,农民社员205户。2014年初,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园区+农户”的模式,第一期投资500多万元,流转土地1200亩,打井12眼,安装了4台变压器和10多套水泵喷灌。9月16日,枸杞园第一次迎来了外国客人——来自英国、加拿大、韩国的客商一行7人慕名找到园区,寻求合作。现已与韩国、欧洲客商达成合作意向,引进韩国、宁夏、本省青龙等地的枸杞良种,终于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枸杞种植产业示范园区,现已经通过省级中药材示范园区验收。2013-2014年唐家店村实现贫困户流转土地640余亩,贫困户拿到稳定的地租又能在合作社打工,当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
峰丰合作社已经成功注册了“塞北红”、“枸头金”两个自主商标,更具生态意义和产业意义的以山地有机枸杞种植、枸杞产品系列深加工为主投资1500万元的园区二期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在隆化县举行的重点项目观摩会上,李东县长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一个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一个可持续的生态项目,一个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村民们的腰包鼓了,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2017年,唐家店村的成功案例带动周边8个乡镇15个行政村种植枸杞8000余亩,玉米套种柴胡7000余亩,大家纷纷组织人员来村里学习管理经验和栽植技术。“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我将更加努力为民服务,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