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广校田间课堂优势更好的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转自:承德市农广校|http://www.cdngkj.cn/ 作者:平泉市农广校|cdngxdl@126.com 更新时间:2018-05-02 点击数:10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不断推进,培训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如何发挥农广校田间课堂优势,更好的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解决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难题,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田间课堂开展情况
    我县共建田间课堂8个,其中挂牌的5个,大户带动型1个,公司推动型1个,专业合作社领办6个,配备了桌椅、大喇叭、科技书屋,每年培训农民近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通过这些田间学校及时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传递给农民。切实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和有理想敢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涌现出了一批带领农民致富的先进典型。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新型职业农民田间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安排专人负责田间学校的各项工作,并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由农学、畜牧、果树、食用菌、设施菜专业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聘请高级农艺师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围绕产业发展,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上“农民田间课堂”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课堂实践为手段,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育,重需要,重实践,重技能,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在种植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培训方式上“农民田间课堂”通过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产业的生产现状及病虫害的发病程度进行分析、讨论,指导学员自己诊断决策,浅显易懂并且实用。
    培训程序上,农民田间课堂先实践后理论,先田间后书本,学员产业培训从田间课堂开始。先进行田间鉴别讨论,再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对作物生产进行实践,对病虫害加以防治。一改过去在课堂上讲授,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培训方式。
培训方法上,农民田间课堂注重演、教、学、乐,将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用农民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明白纸等方式传授给农民,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将娱乐贯彻于其中,安排一些团队建设活动或文化娱乐活动,新农民唱歌、跳舞、绘画、做游戏、做标本等,使学员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会农业科技文化知识,使科技尽快转化成生产力。
    (三)建立“专家+指导员+生产能人”教学模式,采取“一课一问题”教学形式,效果会更明显。
指导员是联系专家、校外班主任和参训农民的纽带,是课堂讲授和田间指导的主持人。应用我县“456”教学方式除了集中培训以外,其它的教学都在基地,要把“专家+指导员+生产能人”的指导队伍与学员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符合当地产业的新技术、新决策,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针对我县产业组件了6个课题组。课题组把田间课堂需要的课题提前进行调研,针对课堂讲的内容不同,安排了不同形式的教学。采取“一课一问题”进行。送民所需,解民所难,注重实操性,针对性,及时性,实用性,培训效果非常好。
    三、取得成效
    (一)以产业发展为中心,有效的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
农民田间课堂建立在我县农业产业链的10个实践基地上,农民从事主导产业集中,并且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培训中服务于当地的产业发展,提升了农民生产经营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学员的传、帮、带构建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动了产业品牌升级,提升了产业经营效益。
吴家店设施菜教学班学员,通过培训学员把“物联网+农业”即温室大棚自动放风技能应用在生产上,他们生产的黄瓜、辣椒在市场上每斤总比没参加培训的多收入1-2角。
    (二)以新农民为主体,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学员的选择上,年龄在18-55周岁,有一定产业规模和文化基础,从教学班所在位置上是就近,就便、就地选择在了园区、村部。实训场地不超过300米,以方便农民为宗旨,培训形式上以集体讨论,小组分析,田间实践和问题决策为主,改变了传统培训以教师讲为主,你讲我听,讲非所用,听非所需,重课堂轻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参训农民成了课堂讨论,问题参与的主角,教师只是做好培训的指导服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卢阳老师在实施椒类讲解中,有单垄和双垄栽培模式。针对老师提出的单垄比双垄栽培优势好的特点,通过两种模式对比讨论和实际查看,学员感到卢老师讲的有道理,今年都采用了此方法并且获得了产量收入双丰收。
    (三)以田间为课堂体现了培训机构的服务意识
田间课堂有效的解决了学习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通过田间讨论,问题分析,专家指导增深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信心和自主生产,科学决策及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农民满意的培训效果。
总之,田间课堂满足了新农民的需要,在各级部门和政府的支持下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