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冬春农闲季节 扎实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工作
转自:农教部|http://www.cdngkj.cn/ 作者:朴玉春|cdngxdl@126.com 更新时间:2019-03-27 点击数: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培训在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春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中的支撑作用,去冬今春以来,承德农广校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和农民实际需求,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赶科技大集、集中办班、组织专兼职教师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指导等形式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掀起了农民学政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潮,助力乡村振兴。全市2018—2019年冬春开展有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3.6万人次,举办培训班82期,发放明白纸6万份,投入资金80多万元。
一、提高认识、掀起冬春农民大培训的高潮
冬春是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技培训的有利时机和重要时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是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力抓手。承德市、县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冬春有利时机,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辅导,充分借助现代传媒快捷、高效的优势,组织行业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农村乡土人才“进村、入棚、到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广覆盖的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在全市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发展”的热潮。
二、精选师资,提高培训质量
建立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信息系统,聘请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昌黎果树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院所108名高端专家教授,市县农林牧水307名行业专家、主导产业中166名能工巧匠的乡土专家,市县农广校135名专职教师,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高端引领+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相结合的师资团队
三、注重实效、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培训活动
紧紧围绕农业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力办好“空中”、“固定”、流动、“田间”四大课堂,使农民就地就近学到先进实用技术。
(一)科技大集送科技
市、县农广校利用赶科技大集解答农民技术问题,发放宣传资料。春季正是农民去集市采购种子、化肥和农药的关键时期,怎么高效的购买这些农用物资,就显得十分重要,丰宁县校根据这一情况,聘请科技专家先后到胡麻营镇、黄旗镇、土城镇和南关乡的集贸市场,教给农民如何鉴别真假种子、化肥和农药,为他们讲解如何根据自己土地的土质,选择合适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深受农民欢迎。
(二)进村入户开展跟踪回访
承德市县农广校组织行业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农村乡土人才260人次“进村、入棚、到田”开展跟踪服务活动。春季是果树修剪的关键期,也是养殖户防病的关键期。为提高果农春剪技能及肉牛养殖户春季防病技能,承德市校聘请农民果树专家、高级技师张春江深入兴隆县大碌洞村挨家挨户果园指导春季修剪。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修剪,怎样留果枝,怎样压枝。修剪只是果树管理的一个环节,张老师又给果农讲解施肥要领及时间截点,发现有的果树出现螺纹病,天牛病,告诉果农怎么防治。一家一家果园进行指导,张老师示范修剪完,让学员自己动手,检验他们的修剪技术,确实提高很快。聘请隆化县农牧局肉牛养殖专家丁玉臣、赵晓东分两组赴隆化县隆化镇、七家镇、张三营镇、唐三营镇和茅荆坝乡、偏坡营乡等10多个乡镇20多个村对肉牛养殖户进村入户进行跟踪服务。为了帮助学员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肉牛疾病,两位专家分别从如何避免春季疫病传播、防止春季中毒病发生、怀孕母牛如何预防流产以及产前产后如何管理与疾病预防等多方面对肉牛养殖户进行指导,大家收获很大。学员门明松由于父亲生病,接手养殖场管理,由于实践经验欠缺,所养肉牛憔悴不堪,赵晓东老师指导他合理调配饲料,加强营养。在回访途中,一肉牛养殖户农场传染了五号病,赵晓东老师立刻前往,指导用药,控制了疫情。丁玉臣老师回访中把就近学员集中进行春季养牛注意及防病事项讲解,学员们认为专家春季跟踪回访对他们肉牛养殖户就如同及时雨,许多错误的治疗得到了及时更正。
(三)集中办班培训
市县校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田间课堂和实训基地的作用,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集中办班82期。平泉县分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去年培育的20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分4个班集中培训3天,然后进田间地头进行实践指导。滦平县校以全县5个乡镇的贫困村为重点,围绕精准扶贫开展果树、中草药等种植技术为重点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个,培训农民50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500余本、技术明白纸1000余份,掀起了滦平农民学政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潮,助力了滦平乡村振兴。
四、加强宣传、营造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
积极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开展经常性宣传和集中报道,广泛宣传大培训的目的意义、经验做法和学用典型,大力营造支持大培训、抓好大培训、参与大培训的良好氛围。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承德市校网站等发表大培训报道20多篇。
一、提高认识、掀起冬春农民大培训的高潮
冬春是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技培训的有利时机和重要时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是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力抓手。承德市、县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冬春有利时机,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辅导,充分借助现代传媒快捷、高效的优势,组织行业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农村乡土人才“进村、入棚、到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广覆盖的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在全市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发展”的热潮。
二、精选师资,提高培训质量
建立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信息系统,聘请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昌黎果树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院所108名高端专家教授,市县农林牧水307名行业专家、主导产业中166名能工巧匠的乡土专家,市县农广校135名专职教师,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高端引领+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相结合的师资团队
三、注重实效、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培训活动
紧紧围绕农业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力办好“空中”、“固定”、流动、“田间”四大课堂,使农民就地就近学到先进实用技术。
(一)科技大集送科技
市、县农广校利用赶科技大集解答农民技术问题,发放宣传资料。春季正是农民去集市采购种子、化肥和农药的关键时期,怎么高效的购买这些农用物资,就显得十分重要,丰宁县校根据这一情况,聘请科技专家先后到胡麻营镇、黄旗镇、土城镇和南关乡的集贸市场,教给农民如何鉴别真假种子、化肥和农药,为他们讲解如何根据自己土地的土质,选择合适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深受农民欢迎。
(二)进村入户开展跟踪回访
承德市县农广校组织行业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农村乡土人才260人次“进村、入棚、到田”开展跟踪服务活动。春季是果树修剪的关键期,也是养殖户防病的关键期。为提高果农春剪技能及肉牛养殖户春季防病技能,承德市校聘请农民果树专家、高级技师张春江深入兴隆县大碌洞村挨家挨户果园指导春季修剪。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修剪,怎样留果枝,怎样压枝。修剪只是果树管理的一个环节,张老师又给果农讲解施肥要领及时间截点,发现有的果树出现螺纹病,天牛病,告诉果农怎么防治。一家一家果园进行指导,张老师示范修剪完,让学员自己动手,检验他们的修剪技术,确实提高很快。聘请隆化县农牧局肉牛养殖专家丁玉臣、赵晓东分两组赴隆化县隆化镇、七家镇、张三营镇、唐三营镇和茅荆坝乡、偏坡营乡等10多个乡镇20多个村对肉牛养殖户进村入户进行跟踪服务。为了帮助学员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肉牛疾病,两位专家分别从如何避免春季疫病传播、防止春季中毒病发生、怀孕母牛如何预防流产以及产前产后如何管理与疾病预防等多方面对肉牛养殖户进行指导,大家收获很大。学员门明松由于父亲生病,接手养殖场管理,由于实践经验欠缺,所养肉牛憔悴不堪,赵晓东老师指导他合理调配饲料,加强营养。在回访途中,一肉牛养殖户农场传染了五号病,赵晓东老师立刻前往,指导用药,控制了疫情。丁玉臣老师回访中把就近学员集中进行春季养牛注意及防病事项讲解,学员们认为专家春季跟踪回访对他们肉牛养殖户就如同及时雨,许多错误的治疗得到了及时更正。
(三)集中办班培训
市县校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田间课堂和实训基地的作用,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集中办班82期。平泉县分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去年培育的20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分4个班集中培训3天,然后进田间地头进行实践指导。滦平县校以全县5个乡镇的贫困村为重点,围绕精准扶贫开展果树、中草药等种植技术为重点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个,培训农民50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500余本、技术明白纸1000余份,掀起了滦平农民学政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潮,助力了滦平乡村振兴。
四、加强宣传、营造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
积极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开展经常性宣传和集中报道,广泛宣传大培训的目的意义、经验做法和学用典型,大力营造支持大培训、抓好大培训、参与大培训的良好氛围。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承德市校网站等发表大培训报道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