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蜜蜂的不解情缘

转自:承德农村远程教育网|http://www.cdngkj.cn/ 作者:刘丽红 朴玉春|cdngxdl@126.com 更新时间:2019-08-29 点击数:17

他与蜜蜂的不解情缘

                          ——农民教育培训学员刘克忠养蜂事迹

    刘克忠从事养蜂业已经三十多年了,与蜜蜂结缘还得从他父亲开始讲起,在刘克忠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已经开始养蜜蜂了,听父亲讲,当时他在村里集体干活,身体不是很好,那时候村里也养着好多箱蜜蜂,听说蜂蜜能治好多疾病。就到蜂场弄了点蜂蜜冲水喝,喝了以后确实感觉身体舒服了很多,父亲问养蜂员可不可以自己养一点,养蜂员爽快的答应了,就这样我们有了第一箱蜜蜂。
    自从有了第一箱蜜蜂以后,在不耽误集体干活的情况下兼顾养蜂,关于养蜂技术悉心向老师傅请教,老师傅们也认真指导,那年荆条花期的时候,仅仅一箱蜜蜂就产了很多蜜,不但满足父亲喝蜂蜜水的需要,还可以出售一部分,那时候卖蜂蜜的过程也是非常的困难,父亲用水桶将蜜装好,挑着扁担走了十几里路到土产公司才能把蜂蜜卖掉,看到第一笔收入后,家人都非常开心,自此以后,也就由一箱蜂蜜发展到了十几箱,虽然那时家里人少,还要集体工作,变得忙了很多,但是大家都十分开心。
    刘克忠初中毕业没有顺利升入高中,就在家里务农,刚开始觉得累,并且也没有多少收入,因为家里的影响,他也一直很喜欢蜜蜂,索性也就从事了养蜂业,既然从事了养蜂,十几箱的产量是不行的,经过考虑,逐渐扩大了蜂场,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蜂病防治、如何提升产量等,也曾想过放弃这一行,但是后来通过与老师傅的交流和自己的努力也坚持下来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家庭收入。
    随着养蜂经验的丰富,发现只在家里养蜂会导致蜜源过于单调,看到很多南方养蜂人会进行转地饲养,追花夺蜜,这样蜜源丰富,追着花期走,产量一定会提高的,就这样,在刘克忠21岁那年,和家里商量过后,他们夫妻两个头一次踏上了追花夺蜜的艰辛历程,可以说那时在当地,他们是第一个出去转场放蜂的,虽然说在外面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难重重,但也终于提高了家庭收入,跑了几年后路子熟了,也带动了当地的蜂户和他们一起跑路线,确实比在家里养蜜蜂增加了更多的收入。
    但是光凭经验养殖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学越来越发达,自身的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养殖的发展了,今年适逢承德市农广校在宽城举办农民教育培训养蜂专业培训班,一听到信息刘克忠就积极报名,还发动同村养蜂户报名学习,15天的培训中,刘克忠认真学习,与教授互动并虚心请教,学到了许多养蜂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知识,他表示回村后一定把养蜂新技术和新的互联网营销方法传授给蜂农,让养蜂户了解了现在最新的养蜂新技术、新品种人,让更多蜂农学会在新技术下如何更高效的提高蜂产品产量,扩宽销售路子,摆脱陈旧的做法。
    刘克忠说在未来的养蜂过程中,一定谨记老师的教导,科学养蜂、高效养蜂,了解国家政策,继续积极学习新技术,做一个有知识、求知上进的新型养殖户,和周围的蜂友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并带动更多的农民加入养蜂行业,为宽城养蜂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